什么叫五保户?五保是国家民政部门对农村五保户指农村中既无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的老、弱、孤、残的农民,其生活由集体供养,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简称“五保”。享受五保待遇的家庭叫五保户。
近些年来,五保对象在去世之后有关的财产分配问题纠纷不断。村集体认为,在老人生前,是由集体抚养的,所以,五保对象在去世之后,其财产应该全部归属集体所有;而五保对象的老人则认为,老人去世后,依据《继承法》,其所有财产由亲属来继承。那么,依据相关的法律法律,五保户老人在去世后,财产究竟应该归谁所有呢?
小百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原来集体提出五保对象的财产归属集体所有依据的是旧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条例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提供五保供养所需的经费和实物,五保对象死亡后,其遗产归所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所以,村集体会提出财产归其所有。
然而,在2006国务院新发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删除了“五保对象死亡后,其遗产归所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项规定,所以,五保对象的亲人认为五保对象的遗产则不能再归属集体所有了。
那么,依据相关的规定或意见,对于农村五保老人的遗产,应该怎么处理呢?
1、按遗赠抚养协议处理
如果五保老人与他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则按遗赠扶养协议处理。
2、按遗嘱继承处理
如五保老人立有遗嘱将遗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继承,或者将遗产赠给国家、集体以及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其遗产归其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所有。
3、按法定继承处理
在没有遗嘱和遗赠抚养协议的情况下,五保老人遗产由法定继承人所有。但承担五保供养义务的集体组织或五保供养机构(敬老院、五保老人之家等),有权要求扣回五保费用。
4、收归国家或集体所有
在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情况下,应按照《继承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收归国家或集体组织所有。
以上这四点便是农村五保老人遗产的处理方式了;遗产法定继承顺序: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五保户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或者丧失继承权的,如果其生前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遗产归集体组织所有。所以,五保户的财产建议提前订立遗嘱,明确财产归属。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网络,对于文中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本文所转载内容仅出于学习、分享和交流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我们尊重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