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品新闻

姥爷房产留给外孙,不是法定继承人怎么办?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0-11-09 浏览次数:537
如今70-85岁年龄区间的老年人,正是我国拥有产权房的第一代人,同时这些家庭中生育3个以上子女的占比为50%,老人身后财产由谁继承,怎么继承,如果老人生前没有订立遗嘱,就无法按自己的主观意愿分配身后财产,也极有可能因此引起家庭纠纷。


姥爷将身后房产留给孝顺外孙

今年48岁的王先生自幼与姥姥和姥爷一起生活,直到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在姥爷生病住院期间,王先生向单位请了近一个月的事假,在医院日夜看护老人。姥姥和姥爷年纪大了,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照顾,王先生十几年如一日,与爱人每周看望老人三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感念外孙的悉心照顾,两位老人在世时就达成一致想法,要将身后一套房产交由王先生继承。但是按照遗产继承相关规定,外孙不是法定第一顺位继承人,不能顺理成章继承姥姥和姥爷身后房产。于是,两位老人订立好遗嘱,将身后房产指定继承给外孙王先生。

两位老人过世后,两个女儿,也就是王先生的二姨和三姨,难以接受父亲遗愿,王先生不得不诉诸法律来解决房产继承事宜。

凭借合法有效的遗嘱,在律师和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法院最终判决王先生为老人所留房产的唯一指定继承人。虽然历经波折,但王先生姥爷姥姥生前的房产,还是按照老人遗愿传给了他的外孙王先生。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孙子女不属于继承人身份,因此老人将房产留给孙子女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遗嘱,这种通过遗嘱指定一个非法定继承人继承的方式在法律上被称之为遗赠,而受遗赠的对象需要在得知被遗赠后的两个月内表示接受遗赠,否则会被认为放弃受遗赠。


遗嘱是订立者真实意愿的反映

我国《继承法》规定,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公民死亡时留下的遗产,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的按法定继承。前诉案例中,如果王先生的姥爷姥姥没有订立遗嘱,法院会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则,将老人房产平均分给第一顺位继承人,也就是老人的三个女儿。可以说,遗嘱是帮助老人实现按意愿分配身后财产唯一途径。

遗嘱在西方国家被称作“家庭宪法”,认为早立遗嘱是对家庭、社会负责的精神。虽然立遗嘱在一定程度上会剥夺法定继承人的权利和义务,但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反映出订立者的真实意愿。律师建议,有明确遗产分配愿望的、不希望家产外流的、再婚家庭、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身体不好的几类人,应打破活着忌谈生死的传统观念,通过早立遗嘱的方式安排身后事,一方面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分配财产,另外,避免家庭成员间因此产生纠纷,或导致财产外流。


订遗嘱可以减少家庭纠纷

近三年北京继承纠纷案件逐年上升,再加上北京房屋价值攀升,如果老人生前没有订立遗嘱,过世后就极有可能导致孩子们之间的遗产继承纠纷。

通过抽取2016年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继承判决进行分析,562份样本中,53%的案件明确指向争夺房产。

前诉案例中,从遗嘱订立到遗嘱保管,再到法律诉讼,王先生和姥爷姥姥都选择了专业机构需求协助。虽然遗产继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王先生坦言,如果没有专业机构的帮助,不仅会让自己焦头烂额,甚至会影响事件的走向。也多亏专业人员的参与,才让自己吃了定心丸,最终老人的心愿得以实现,自己的利益也未受损失。



免责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网络,对于文中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本文所转载内容仅出于学习、分享和交流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我们尊重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