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爷爷、父亲是家中最受尊重的人,一个家族中,越长者越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大凡啥事也都必先告诉长者以做定夺,有好吃好穿的也必然是年长者首先享用,而且家中的儿孙媳妇都要对父母长辈有礼数,嘘寒问暖,不敢怠慢,所以整个家风特别和谐温暖。
而现在,一切变了,长辈父母们都是围着孩子转,孩子成了全家的轴心。从孩子一生下来,一家甚至几家人共同看护一个孩子,好吃的有营养的食物每天围绕着,漂亮时尚的衣服天天换着穿,上下放学全程接送,就跟皇太子一样,沉溺在丰富物质的享受中。
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不能一味去溺爱顺从孩子的要求,那样孩子的成长得不到一个健康积极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那么家风则更是孩子的无形中的老师,家风对孩子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是潜移默化的。很多民族的精神、做人的道德、知书礼仪……都是需要从家风中去汲取。例:我们在“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的家训中学习到国家大义;我们在“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家训中学习到做人的真谛;我们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家训中学习到勤俭节约;我们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的家训中得知诗书礼仪的重要性。
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读来对今天的各级领导干部仍然有很重要的启示。长子毛岸英从苏联留学回国后,毛泽东把他送到农村和工厂接地气。新中国刚成立,毛岸英和刘思齐结婚,毛泽东力改旧习,喜事简办,将自己1945年重庆谈判时穿的大衣作为礼物送给新人,并风趣地说:你们结婚了,我很高兴。可我又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们。这件大衣送给你们俩,略表我的心意。以后岸英白天穿,晚上你们俩盖,也算我送了礼物给思齐了。
刘少奇的长女刘爱琴在读大学时,有几次周末要回家,自己打电话要车接。刘少奇知道后很严肃地告诉她:你不能再要车了。我坐车是工作需要,你给汽车库打电话不合适。回家路远不能走,坐电车和公共汽车不一样吗?曾主管国家经济工作长达26年的李先念,不许孩子经商。他的女儿李小林说:我爸爸要求我们做普通人的工作,不要当官,不要赚钱,更不要出名,把工作做好就行了。这就是我们的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儿女是父母的镜子。于党、于国、于家,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正好家风,在教育并管好子女上带好头。把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必能滋养好的作风、政风与民风,促进形成“气正山河壮,政廉日月春”的政治生态环境。
关注微信平台「炎黄遗嘱库」
(ID:yanhuangyizhuku)炎黄遗嘱库资讯平台致力于财富传承法律知识及相关法律实务,并免费为六十岁以上老人提供遗嘱咨询、遗嘱登记、遗嘱保管服务。如有任何婚姻家事财富传承方面的法律问题,请致电:0310—3087309公益服务热线 。地址:邯郸市人民路鸿基大厦15楼1509号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网络,对于文中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本文所转载内容仅出于学习、分享和交流目的,不用于商业用途。我们尊重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